央视放大招了!36集抗日大剧来了,胡军李乃文都有,想不火都难

来源:   发布时间: 2025-08-23    浏览次数:11

阅读此文之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又能给您带来一 样的参与感,创作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。

“红!今年的红,真的是不一样的红!”

为纪念抗日战争结束80周年,中国将原本10月1日的全国大阅兵,改定到了9月3日,此举一出,不仅唤醒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,更是给了日本人一记响亮的耳光!



《南京照相馆》,为了纪念南京大屠杀30万死去的同胞,它的上映,宣告打响了今年抗战热潮的第一枪!

26.76亿的票房,虽然比不上《哪吒》的154亿,但却是已经快要追上了57亿的《长津湖》!



然而,电影开了枪,电视剧却还一直没有动作。

尽管有《浴血荣光》当做领头先锋,可随着开播后数据明显下滑的趋势来看,观众的态度也说明了这部剧的缺陷。



在这部剧中,导演以南昌起义为出发点,讲述了革命领导人毛主席的成长历程。

然而,剧情选的确实不错,可演员确实选错了人。



作为主演的王仁君,明明演的是毛主席,按理来说应该演出领导人的英勇气魄。

可在剧中,总是一脸憨笑,别人说话的时候他在笑,别人不说话的时候,他也在笑,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演的还是一个配角呢!



《浴血荣光》的这一枪开的不够好,不够有力量,不够响彻天地!

抗战剧,不能只是一味的拿着革命老英雄的面子去怀旧,更多的是应该拍出当时抗战的艰难与挫折。



如今,同样是抗战剧,一部以“十四年抗战”历程为故事背景的抗日神剧,《归队》横空出世。

这次依旧是央视大力支持,不过,好与不好,还得看观众的评价!



一、剧情贴地气?谁会去拍吃雪、穿草皮

首先,作为一部抗战剧,要想拍的好看,就必须体现出一个字“难”。

难的不是演员,难的也不是剧本,难的是如何体现出中国人民反抗侵略时的心理斗争。



从南京大屠杀,到918事变,中国从原本的内斗局面转变为了国共合作。

本以为齐心协力就能够抵抗住日本侵略者的步伐,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,在内奸的出卖下,一个个据点被挖出,一个个抗战将领死于敌人的枪管之下。



同样,《归队》这部剧主要讲述的就是一支失败的中国抗战部队。

在即将进入冬季的东北,一支由老山东(胡军饰演)带领的抗战小队,在历经了惨烈战役后。

队员躲到了大山深处,而为了能够再一次反抗,他们在此地对日本人展开了游击战术。



然而,在养精蓄锐的过程中,老山东,还有汤德远(李乃文饰)。

为了找到被打到四散的队员,他们穿上农民的衣服,埋伏在农村家中,等待机会的到来。



在这剧的预告片中,有两个地方无疑于最吸引小编的眼球。

吃雪充饥,穿草皮,这些在其他电视剧中都极度缺少的元素,却是最能反映出当时的环境有多么艰苦。



如果说有哪一部电视剧,能与《亮剑》相媲美,那一定是这部《归队》。

二、群英汇聚,老戏骨坐镇!

说完了剧情,就要讲一讲这部剧为何能被央视选中。

作为一部抗战剧,剧中必然会有许多成百上千人的战斗画面。

而选谁来当主要镜头,又该选谁来作为战斗进展的引领者。

这就要看导演选的演员好不好了。



1、胡军

今年出现的次数比较少,《北上》中的表现并不是太过吸引人。

或许是年代剧不是他的舒适区,也或许是很久没有拍过年代剧,手有点生疏了。

他在这部剧反倒没有掀起什么大江大浪。



而作为老一派的演员,相比较年代剧唠家常的剧情,在抗战剧中的表现,确实让人眼前一亮。

在当初的《志愿军》电影中,作为战区的一名老兵,他所体现的身先士卒,以及英勇气概,成为了这部影片的经典。



不论是为了帮助同伴撤离,还是独自一人战死沙场,他的表演最让人感同身受。

所以说,胡军虽然如今已经年事已高,但俗话说得好:姜还是老的辣。

三个臭皮匠还顶一个诸葛亮,胡军此次来做主演,必然有相当大的观赏性!



2、李乃文

最近一直活跃在综艺节目中的他,许多人都将他与邓超定义为了老年偶像团。

然而,在此之前,李乃文在影视圈的表现力,我们大家有目共睹。



与于和伟一同出演的《坚如磐石》,还有与胡军同台出演的《北上》。

一个老谋深算,一个憨厚老实,可以说,李乃文的出现虽然总是与主角挂不上钩。

但在观众的印象里,他一直都是被排在“老演员”的那一行。



也正因如此,观众的态度,让他坐实了实力派演员的席位。

如今,他再次与胡军同台合作,这两位老搭档的配合,一狮一虎,更让人充满期待!

结尾

随着即将到来的“九三阅兵”,今年的“红”真可谓是“红头半边天”。

中国这个东方大国,经历了内乱,倭寇入侵,八国联军入侵,却依旧靠着顽强不息的生命力走了出来。



而如今的中国,早已不再是一头沉睡的狮子。

因为中国人明白,睡得太久,就失去了醒来的意义,一直低头,就意味着外国的侵略。

《归队》这部电视剧,看似是讲述抗日部队的失败惨状,却从侧面的展示出了中国人顽强拼搏,不怕牺牲的宝贵精神。



还有剧中的演员团,以往的老带新如今已经被割舍,抗战剧看的就是一个“年代感”。

老演员演出来的味道,是新演员永远演不出来的。



就像我们常说的一句话:

老将出马,一个顶俩。

在如今小鲜肉不断涌入的影视圈,老演员虽然退居二线。

但中国人自古爱怀旧的性格,正是让这些老人发光发热的时候!

最后,你对《归队》这部剧有什么看法呢?


THE END
本地记录
*
*